一部在開演前就讓我抱持著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進入電影院的紀錄片---日常對話

或許是片商的宣傳手法又或者是要為了搭上時事?!

這部片看似探討性別議題,但這部片在我的解讀來看,無關同志、無關婚姻平權,很單純的就是一部講述母女親情、講述愛的紀錄片

其實不需要導演的口白,整部片從一開始的鏡頭和氛圍就可以感受到,導演與母親之間存在著相當矛盾的關係

以兩人相依為命的背景看來,同住一屋簷下的母女應該是無話不談、如膠似漆,但相反的,鏡頭下的畫面卻往往呈現一股凝結的空氣

這樣的氣氛往往在母親的友人前往家中才會被打破,在外人看來又是一片和樂融融

而相似的情景使我想起我和我的母親

 

我的母親可能比導演的母親稍微年輕一些,同為嘉義人

兩位母親雖然個性相差南遠北轍,但是同樣背負著傳統女性的壓力

因為教育程度也不高,只能以勞力來換取我們姊妹的溫飽和教育 ( 較導演幸運的是,我媽媽還有餘力讓我們倆姊妹接受教育,而我的父親也不是一位家暴者 )

小時候對母親的印象只有相當的嚴格,那種嚴格是她每天都擺著臉孔,感覺她的每一天都是不開心的

我總是在她板著一張臉的時候猜想自己做錯什麼事情,不斷的去檢視自己每一項例行作業,功課寫了嗎? 課本有記得帶回家嗎?  考試有複習了嗎?

只要她在家,我對於家的空間就是充滿著壓力與不安,往往嘗試要打開對話、聊聊今天各自發生的事情,卻在一句簡短冰冷的回應裡終止 ( 功課做完了嗎? 小孩子管這麼多幹嘛? 你很無聊,沒有更重要的事了嗎? )

每一次的考試結果只有"這麼爛" "要再進步" "要好好維持" 這幾種回應,我常常在想自己已經很努力了為何母親還是不滿意

我甚至會開始認為,就是因為自己的不完美讓母親討厭我,而比較喜歡出國念書工作能力又很強的姐姐

從以上的描述看來,比起導演的遭遇我簡直是在無病呻吟,但是我想,母親與女兒之間的情感羈絆,會以不同的形式樣貌存在於每對母女之中

就如 "母親這種病" 這本書所描述,現代人的心靈問題,可能都來自於母親

 

從兩人對坐的那一刻、片中最揪心的餐桌對話一幕開始,我就無法掩飾我心中的惶恐、焦慮,我很清楚導演接下來要進行怎樣的動作,那是我前幾年也曾經做過的事情

我也很清楚接下來兩人會有怎樣的情緒,換來的會是怎樣的回應

這樣的壓力和不安讓我一度很想逃離電影院,就有如我從小到大想要逃離母親的眼神一樣

我感覺到我就站在導演的位置上,一樣用一種既愛著母親又懼怕母親的矛盾情緒看著自己的母親

將自己對母親長久以來的感受說出口的那一刻,眼淚即無法停止,並非是因為委屈而流淚,而是一種難過、憤怒、不甘心、失落交織而成的複雜情緒,壟罩整個家中宛如一頭未知的猛獸

時而低聲啜泣、時而大聲怒吼

" 為什麼我這麼愛你,你卻都不愛我 " 當導演勇敢說出這樣的句子時,我淚流不止,因為我也不止一次在獨處的房間、在水龍頭開很大聲的浴室、在心中對著母親吶喊,只能在心中吶喊

所以我很敬佩導演的勇氣,很心疼她的處境,因為我們都是到了這麼多年以後才開始慢慢學習說愛,不再只是逃避

 

電影的最後雖然看似有點刻意,但之後看到導演的專訪發現那其實並非刻意,而是小孩自然而然地模仿母親所拍攝到的畫面

我反而覺得,這正是最真實的母女樣貌,哪個女孩不是模仿自己的母親而成長的呢?

在和母親開啟對話的那一刻,也正是慢慢地開啟與自己、與媽媽、與自己內心像媽媽的那一部份和解的道路

很多事情或許要自己成為母親了才會明白,也或許我永遠都不會明白

但是我很感謝因為有了日常對話 ( 幾年前我和媽媽的日常對話、惠偵與T媽媽的日常對話 )

讓我開始走進媽媽的世界,讓媽媽也走進我的世界

 

最後,覺得電影中女性所面對的傳統包袱、刻板印象、標籤,以及 (同性) 性別議題、性暴力、兒少目睹暴力問題等等,都是很好再去延伸、再去引發大眾思索的議題

而這些問題也是現代大眾以為不存在,但卻扎扎實實的繼續孳生在這個社會角落的嚴重問題

很期待之後惠偵還會有怎樣的作品出現

非常期待

 

p.s.首映過後真的很想給導演來個大大的擁抱,真的很想感謝她拍出這樣的一部紀錄片,但因為本人低調不愛裝熟而作罷,也怕太感動把眼淚鼻涕都流到別人身上太失態了啦!!

 

 

arrow
arrow

    Chiang Yihsau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